9月10日,市社联、市文明办、申通地铁集团联合启动“乘地铁,探寻大师的红色足迹”暨2021“礼赞上海社科大师”教师节特别活动,聚焦与红色文化密切相关的20位上海社科大师,他们的纪念地分布在5条地铁线个站点周围。
活动时间为9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市民可通过“文明上海修身云”打卡大师纪念地、聆听广播版《海上先声》大师故事、参加“学习强国”竞赛答题凯发app官网,进一步了解上海社科大师的爱国情怀、治学精神、学术成就和奋斗历程。
人民广场站(上海博物馆)、陕西南路站(合众图书馆旧址,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地旧址,江苏省委旧址)、衡山路站(罗竹风旧居,上海社联旧址)
2号线年民盟留沪中委和部分盟员茶会旧址)、南京西路站【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大学遗址】、南京东路站(立信会计学校旧址)
虹口足球场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中兴路站(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大世界站(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旧址)
国权路站(陈望道旧居)、海伦路站(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旧址)、上海图书馆站(王元化旧居)、交通大学站(周谷城旧居,贺绿汀旧居)
虹漕路站【金仲华雕像(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爱国路站(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
李剑华,社会学家、法学家。四川大邑人。1921—1925年在日本进修社会学。历任上海法科大学、国立劳动大学等校教授,《流火月刊》《现象月刊》主编,《大众夜报》总编辑。1934年参加中国。曾参与东南社会学会筹建工作凯发app官网,当选该会编辑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劳动局副局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副部长,上海财经学院教授兼工业经济系主任等职。1979年后,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顾问、中国社会学会顾问,著有《社会学史纲》《监狱学》等凯发app官网。
永嘉路291弄66号是一幢砖木结构、坐南朝北的石库门三层楼房。进门是天井凯发app官网,再进内是客堂凯发app官网,客堂后面是卧室。
1927年9月起,李剑华担任复旦大学、上海法政大学等多所院校的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等职,后加入中国并从事隐蔽战线斗争,还曾历任直接控制的南京要塞炮兵学校、南京宪兵学校的教官。1939年,李剑华夫妇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居住在西爱咸斯路的慎成里64号(现永嘉路291弄66号)。1939年4月至1942年11月,这里作为江苏省省委的秘密机关。李剑华一边承担省委的部分重要工作,还专职掩护省委机关的安全。
李亚农,历史学家凯发app官网。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中国党员。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中法大学教授,上海孔德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赴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历任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华中建设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华东研究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凯发app官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对甲骨文凯发app官网凯发app官网、金文和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一定贡献。早年著有《铁云藏龟零拾》《殷契摭佚》(正续编)和《金文研究》等书。后又著有《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西周与东周》等五部专著,汇辑为《李亚农史论集》。
高安路63号,建于1930年,原为厉氏住宅。这是一栋由赉安洋行设计的花园住宅。南立面圆拱券敞廊和上层露台以及简洁的外立面,具有地中海风格凯发app官网。而露台的鱼鳞状镂空栏板,则是受中国传统特色的影响。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李亚农不安于平静的书斋生活。1941年冬,他来到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四军军部。陈毅代军长接待了这位投笔从戎的书生。上海解放后,李亚农以军管会代表身份随军入城,自此,他在上海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文化相关工作。195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陈望道为主任,李亚农、沈志远、王一平为副主任,罗竹风为秘书长。会址设在高安路9弄3号。1957年12月,筹委会会址迁至高安路63号。1958年3月9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成立(后更名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罗竹风,语言学家、宗教学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杂文家,山东平度人。1931年起参加反帝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8年加入中国。曾任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山东省教育厅督学主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大学教务长、教授,华东和上海市宗教事务处处长,上海市出版局局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后更名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凯发app官网,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等。曾当选中国语言学会、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为《汉语大词典》主编、《辞海》常务副主编凯发app官网、《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兼《宗教卷》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1949—1976)主编等。著述以杂文见长,有文集《行云流水六十秋》等。
衡山路321号原名为会斯乐公寓,解放后被称为集雅公寓,由上海近代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吴仁安营造厂承建,1942年建成。会斯乐公寓中间单元为七层,东西尽端单元为四层,各有专门出入口。中间单元除设门厅及电梯厅外凯发app官网,设两个四室户和六个一室半户凯发app官网。
1937年,罗竹风毅然响应中央北方局的号召,投笔从戎,在中国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并创建了大泽山抗日根据地。1952年起,罗竹风先后担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秘书长、上海市出版局局长、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席等职。他还主持了《辞海》《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书籍的修订编纂工作。1961年到1995年,罗竹风一家居住在衡山路321号51室。
文艺理论家、学者。祖籍湖北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生于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20世纪30年代曾任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抗战胜利后,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讲师。20世纪50年代初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处长凯发app官网。后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凯发app官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 《文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思辨随笔》等。
武康路100弄建于1918年,是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为其高级职员建造的公寓。这是一条幽静宽阔的弄堂,弄堂周围有奶黄色间隔红砖的矮墙。两扇高大坚固的铁门隔断了尘嚣,门两侧是两根花岗岩镶嵌红砖墙的粗大柱子,弄内共有4幢三层英式别墅。
北平沦陷后,王元化一家流亡到上海。他面前有一条父母早就筹划好的路:读大学然后出国读书,而胸中涌动的英雄情结与青年热血让他选择了革命。1938年初,王元化加入中国,在隶属江苏省委的“文委”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解放前夕,市委机关将1号的花园洋房分配给了王元化凯发app官网。虽然时间并不长,这里留存着王元化和妻子张可的一段美好岁月。
金仲华,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浙江桐乡人。早年任上海《妇女杂志》和《中学生》编辑。1934年参与创办《世界知识》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协助邹韬奋创办《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并加入宋庆龄等发起的保卫中国同盟。1938年赴香港任《》总编辑,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参加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领导工作,曾任香港《文汇报》主笔。1949年后凯发app官网,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新闻社、《中国建设》《上海新闻》(英文版)和上海《新闻日报》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凯发app官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副市长,并当选为第一凯发app官网、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国际新闻读法》《国际形势与中国》等。
2020年12月,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先生的雕像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小花园落成揭幕凯发app官网。雕像中的金仲华面带微笑,显示了雕像创作者“看到现在中国外交上的成绩,他一定是高兴的”的立意。
1934年凯发app官网,地下党员胡愈之出面,在上海创办普及国际知识的刊物《世界知识》杂志,金仲华成为创刊主持人之一,后担任其主编。这本杂志至今还在出版,影响了几代青年。因在世界知识领域的涉猎和在出版领域的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金仲华历任中国新闻社第一任社长、上海市副市长凯发app官网、市政协副主席,兼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